成立背景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诞生于全球冷战结束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为潮流。同时,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

该组织为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


发展历史

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波比·霍克访问韩国时在汉城(今首尔)倡议召开“亚洲及太平洋国家部长级会议”。

1989年11月6日至7日,12个创始会员国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首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

1991年11月12日至14日,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汉城(今首尔)举行并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定亚太经合的宗旨目标、工作范围、运作方式、参与形式、组织架构、亚太经合前景。亚太经合的目标是为本区域人民普遍福祉持续推动区域成长与发展;促进经济互补性,鼓励货物、服务、资本、技术的流通;发展并加快开放及多边的贸易体系;减少贸易与投资壁垒。这次会议也正式将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北三个经济体同时纳入亚太经合会。

1992年9月10日至11日,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泰国曼谷召开,确定将亚太经合秘书处设于新加坡,并确立亚太经合运作基金的预算规则。

1993年1月,亚太经合秘书处在新加坡成立,负责该组织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1993年11月20日,首届亚太经合经济领袖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布莱克岛(BlakeIsland)举行,并宣示亚太经合的目的是为亚太人民谋取稳定、安全、繁荣。

1994年11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茂物举行的经济领袖会议设立“茂物目标”:发达成员国在2010年前、发展中国家成员在2020年前,实现亚太地区自由与开放的贸易及投资。

1997年的部门提前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亚太地区的现实情况,难以按原有设想加以推进。经济技术合作得以保持发展势头,但因发达国家成员态度消极,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仍需时日。

1998年和1999年的两年,APEC进入一个巩固、徘徊和再摸索的调整阶段。

2000年非正式领导人会议重申了应坚持茂物确定的贸易投资自由化目标,并加强人力、基础设施和市场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活动。

2021年11月,泰国正式从新西兰手中接任亚太经合组织(APEC)轮值主席国,成为2022年APEC会议东道主。18日,泰国外交部举行2022年APEC会标设计大赛颁奖仪式,首次公布2022年APEC会标。

2022年2月10日,泰国政府网发布总理巴育关于泰国即将举办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声明。声明表示,APEC会议的主题是“开放建立关系,连通实现平衡”,强调利用生物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理念,促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地区经济恢复和平衡发展。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7日,拜登正式将亚太经合组织主席职务移交给秘鲁总统迪娜·博鲁阿尔特。

讨论议题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主要讨论与全球及区域经济有关的议题,如促进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实施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动金融稳定和改革,开展经济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等。APEC也开始介入一些与经济相关的其他议题,如人类安全(包括反恐、卫生和能源)、反腐败、备灾和文化合作等。


历次会议


1993年11月20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次非正式会议在美国华盛顿的布莱克岛举行。会议讨论了21世纪亚太地区经济展望、促进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及区域间的合作、以及有关机制和手段等3个议题,并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经济展望声明》。

1994年11月15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2次非正式会议在印尼茂物举行。会议通过的《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简称《茂物宣言》),确立了在亚太地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提出发达成员和发展中成员分别不迟于2010年和2020年实现这一目标的时间表。

1995年11月19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3次非正式会议在日本大阪举行。会议讨论和制定了旨在顺利实现《茂物宣言》的行动方针,并为区域内的长期合作构筑框架。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行动宣言》(简称《大阪宣言》),通过了实施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大阪行动议程》。

1996年11月25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4次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苏比克举行。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从憧憬到行动》,通过了实施贸易自由化的《马尼拉行动计划》和指导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框架宣言》。

1997年11月25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5次非正式会议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会议讨论了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以及东南亚发生的金融危机等问题。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联系大家庭》。

1998年11月18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6次非正式会议在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举行。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加强增长的基础》、《走向21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产业合作议程》和《吉隆坡技能开发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

1999年9月13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7次非正式会议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会议最后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奥克兰挑战》,并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加强竞争和法规改革的原则》和《妇女融入亚太经合组织框架》等文件。

2000年11月16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8次非正式会议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经济全球化、新经济、次区域合作、经济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和石油价格等问题。会议最后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造福社会》和《新经济行动议程》。

2001年10月2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9次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会议并发表题为《加强合作,共同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的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对当前世界和地区经济形势的看法,以及对推进APEC合作进程的主张。与会领导人以“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为主题,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以及“9·11”事件对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亚太经合组织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会议通过并发表了《领导人宣言:迎接新世纪的新挑战》、《上海共识》和《数字亚太经合组织战略》等文件。与会各成员领导人还利用午餐会就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反恐声明》。

2002年10月26日至27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0次非正式会议在墨西哥的洛斯卡沃斯举行。会议发表了《领导人宣言》等文件。

2003年10月20日至2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1次非正式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在多样性的世界,为未来建立伙伴关系”。会议结束时发表《领导人宣言》,决定加强伙伴关系,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保障民众和社会免受安全威胁,并能从自由开放的贸易中充分受益。

2004年11月20日至21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2次非正式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

2005年11月19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3次非正式会议在韩国釜山闭幕,通过有关防治禽流感及推动世贸组织(WTO)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多哈回合)的首脑宣言。

2006年11月17日至19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4次非正式会议在越南河内举行,会议主题为“走向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2007年9月8日至9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5次非正式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大家庭建设,共创可持续未来”,主要讨论气候变化和清洁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支持多哈回合谈判、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等议题。

2008年11月22日至23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6次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会议发表《利马宣言》和关于全球经济的声明,重点阐述了各成员就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多哈回合谈判、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区域经济一体化、企业社会责任、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问题达成的共识。

2009年11月14日至15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7次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举行,发表《新加坡宣言》说,APEC的共同目标没有改变,即通过自由开放的贸易与投资,支持亚太地区经济增长与繁荣。

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8次非正式会议在日本横滨举行,与会代表发表《领导人宣言》,又称“横滨宣言”,就继续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切实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达成一致。

2011年11月12日至13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19次非正式会议在美国夏威夷举行。APEC在2011年的核心任务将是加强经济一体化,来致力于规范、制定和商议将列入21世纪区域贸易协定中的各种新的贸易和投资议题,其中包括亚太自由贸易协定,负责国际经济事务的奥巴马总统副国家安全顾问MichaelFroman担任2011年APEC高官会主席。

2012年9月8日至9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20次非正式会议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2012以"发展的挑战"为主题,从亚太经济可持续增长、投资环境与消费市场、粮食安全等角度聚焦并研讨亚太经济发展问题,并提出设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研究院。

2013年10月7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第21次非正式会议在印尼巴厘岛正式举行,来自21个成员国和地区的领导人参加会议,就如何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建立一个更加强劲而富有活力的亚太地区进行讨论。会议发表了《活力亚太,全球引擎———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和《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声明》,承诺加强政策协调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深化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

2014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辞。本届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会议设立三大议题:“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建设”。

2015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国际会议中心开始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本年度APEC会议主题是“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具体议题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增长等。

2016年11月20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面向未来开拓进取促进亚太发展繁荣》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深化亚太伙伴关系,以开放谋共赢,以融合促繁荣,不断开拓进取,共创亚太发展的美好未来。

2017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岘港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携手谱写亚太合作共赢新篇章》的重要讲话,强调亚太各方应该坚持不懈推动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积极践行包容性发展,不断丰富伙伴关系内涵,带动全球新一轮发展繁荣。

2018年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8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兹比港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把握时代机遇共谋亚太繁荣》的重要讲话。

2019年10月30日,智利总统皮涅拉在总统府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智利政府将放弃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2020年6月30日消息,出于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担忧,新西兰计划取消2021年APEC奥克兰峰会全部实体会议,峰会将以“虚拟化”方式举行。按照原计划,此次APEC峰会预计将在2021年期间接待18000至22000名各国来宾。7月13日,马来西亚政府宣布2020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APEC)将如期在11月份举行。

2021年6月5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七届贸易部长会议将于以视频方式召开。本次会议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发展、全球和区域经济发展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2021年亚太地区区域经贸合作机制首场部长级会议。中方期待本次会议能够就共同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等APEC各经济体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议题进行深入讨论,达成务实成果,共同发出亚太声音,推动亚太地区各经济体携手抗击疫情,维护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复苏、健康发展。

2021年11月10日,应新西兰总理阿德恩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1月12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并于11日以预录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2021年11月12日,泰国接任亚太经合组织(APEC)轮值主席国一职,总理巴育·占奥差在以视频方式举行的仪式上宣布2022年APEC的主题为“开放-连通-平衡”。第29届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定于2022年11月在泰国举行。

2022年5月21日消息,为期两天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在泰国曼谷开幕。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有官员透露,当俄经济发展部长列舍特尼科夫当天在会上开始发言时,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5国官员离席,以抗议俄罗斯“入侵”乌克兰。

2022年10月19日至21日,第29届APEC财长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来自APEC经济体的财长或代表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代表等参加了会议。

2022年11月16日,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高官会在泰国首都曼谷结束。会议东道主泰国方面表示,本次高官会致力于推出符合亚太地区共同利益和愿景的有效政策,以支持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繁荣发展。

2023年11月11日至1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议主题是"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有韧性和可持续的未来"。当地时间11月17日上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旧金山莫斯科尼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题为《坚守初心团结合作携手共促亚太高质量增长》的重要讲话。会议由美国总统拜登主持,主题为“为所有人创建强韧和可持续未来”。会议发表了《2023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旧金山宣言》。

2024年8月,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能源工作组第68次会议上,中方提名人成功当选为2025—2026年度APEC能源工作组主席。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利马举办。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宣布,中国将担任亚太经合组织2026年东道主,期待同各方一道深化亚太合作,造福亚太人民。


机构设置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993年11月,首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召开,之后每年召开一次,一般于每年9月至11月间择日举行。

部长级会议

包括年度双部长会议以及专业部长会议。双部长会议每年在领导人会议前举行一次。专业部长会议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包括贸易部长会、财长会、中小企业部长会、能源部长会、海洋部长会、矿业部长会、电信部长会、旅游部长会、粮食安全部长会、林业部长会、结构改革部长会、交通部长会、人力资源部长会、妇女与经济高级别会议、卫生与经济高级别会议等。

高官会

每年一般举行4至5次会议,由各成员指定的高官(一般为副部级或司局级官员)组成。高官会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执行领导人和部长会议的决定,审议各委员会、工作组和秘书处的活动,筹备部长级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协调实施会议后续行动等事宜。

委员会和工作组

高官会下设4个委员会,即:贸易和投资委员会(CTI)、经济委员会(EC)、经济技术合作高官指导委员会(SCE)和预算和管理委员会(BMC)。CTI负责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方面高官会交办的工作,EC负责研究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问题,并协调经济结构改革工作,SCE负责指导和协调经济技术合作,BMC负责预算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各委员会下设多个工作组、专家小组和分委会等机制,从事专业活动和合作。

秘书处

1993年1月在新加坡设立,为APEC各层次的活动提供支持与服务。秘书处负责人为执行主任,2010年起设固定任期,任期三年。现任执行主任为丽贝卡·玛利亚(RebeccaFatimaStaMaria,女,马来西亚籍),于2019年1月就任,2021年连任,任期至2024年12月31日。

除以上五个结构组织外,APEC还有工商咨询理事会和CEO峰会两个组织。

1.工商咨询理事会

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成立于1995年,是工商界参与APEC合作的主要渠道。ABAC秘书处设在菲律宾马尼拉,由亚太青年企业家理事会顾问委员会主席AntonioBasilio担任全球秘书长,理事会的主要任务就是为APEC贸易投资自由化、经济技术合作、以及创造有利的工商环境提出设想和建议,并向领导人和部长级会议提交咨询报告。ABAC主席担任依据轮换制原则,即由当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国派员担任。

工商咨询理事会还在每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与各成员领导人举行一次对话会。对话会上,APEC成员领导人分组同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进行对话,就各方高度关注的问题交换意见

2.CEO峰会

APEC工商界领导人峰会(CEOSUMMIT)作为每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组成部分,与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同时召开。会议于1999年9月10日——13日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

官方顾问机构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官方顾问机构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

妇女领导人会议

由亚太地区经济体中商业、政府、学术界和民间、社会等方面的妇女领导人组成,是亚太经合组织框架内形成的妇女论坛,它不设领导机构和常设机构。其目的主要是为亚太地区妇女设立一个进行交流的论坛。它提供、传播、推动并应用与性别相关的知识和信息,重点为各国中、小企业的女企业家开展经贸合作提供机会,并向亚太经合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2000年文莱会议决定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妇女领导人会议协调组,负责承担宣传联络、监督、咨询等工作。妇女领导人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当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东道国主办,会议议题一般与政府会议主题密切相连。


组织成员


截至2019年12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有21个成员,分别是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1997年温哥华领导人会议宣布APEC进入十年巩固期,暂不接纳新成员。2007年,各国领导人对重新吸纳新成员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但在新成员须满足的标准问题上未达成一致,于是决定将暂停扩容的期限延长3年。此外,APEC还有3个观察员,分别是东盟秘书处、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和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处。

亚太经合成员列表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

经济体成员

APEC中使用的官方名称

全称

加入时间

中国

People'sRepublicof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91年11月

中国香港

HongKong,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1年11月

中国台北

ChineseTaipei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

1991年11月

澳大利亚

Australia

澳大利亚联邦

1989年11月

文莱

BruneiDarussalam

文莱达鲁萨兰国

1989年11月

加拿大

Canada

加拿大

1989年11月

智利

Chile

智利共和国

1994年11月

印度尼西亚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1989年11月

日本

Japan

日本国

1989年11月

韩国

RepublicofKorea

大韩民国

1989年11月

马来西亚

Malaysia

马来西亚

1989年11月

    组织成就



自成立以来,特别是在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成为固定机制之后,APEC在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在推动全球和地区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3年美国西雅图会议承诺深化亚太大家庭精神,为地区人民争取稳定、安全和繁荣。

1994年印度尼西亚茂物会议确立了APEC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即茂物目标,提出发达成员于2010年前、发展中成员于2020年前实现这一目标的两个时间表。

1995年日本大阪会议通过了大阪行动议程,确定将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作为APEC合作的两个轮子,要求APEC成员制定推进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单边行动计划和集体行动计划。

1996年菲律宾苏比克会议确立了以自主自愿、协商一致为特点的APEC合作方式,呼吁各方给予经济技术合作应有的重视,并把私营部门纳入APEC进程。

1997年加拿大温哥华会议承诺逐年改进和完善单边行动计划,并接纳越南、俄罗斯和秘鲁为APEC新成员。

1998年马来西亚吉隆坡会议决定通过建立社会保险网、完善金融体制、加强贸易投资流动、科技和人力资源开发、加强与工商界联系等措施,夯实亚太面向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999年新西兰奥克兰会议提出了发达成员在2005年、发展中成员在2010年实现无纸化贸易的目标,批准了APEC商务旅行卡计划。

2000年文莱斯里巴加湾会议通过了《新经济行动议程》,强调了信息技术为主的新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同意采用电子版单边行动计划。

2001年上海会议推动亚太经合组织在多边贸易体制发展、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电子APEC、新经济及反恐合作等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达成了旨在加速实现茂物目标的上海共识。

2002年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会议着眼于讨论扩大经济增长和发展合作的利益,实现APEC远景目标,通过了《APEC地区安全贸易倡议》。

2003年泰国曼谷会议强调在知识经济、金融体系和经济结构改革等领域加大投入,承诺在人类安全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批准了《APEC抗击非典行动计划》。

2004年智利圣地亚哥会议重申了推进经济结构改革的意向,并提出了应对恐怖主义的合作措施。

2005年韩国釜山会议完成了对茂物目标的中期审评,制定了旨在实现茂物目标的"釜山路线图"。

2006年越南河内会议又进一步制定了实现“釜山路线图”的行动计划。

2007年澳大利亚悉尼会议深入讨论了气候变化问题,通过了《关于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清洁发展的悉尼宣言》。

2008年秘鲁利马会议深入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发表了《领导人宣言》和《关于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声明》。

2009年新加坡会议深入讨论了经济增长、多边贸易体制、区域经济一体化、气候变化等问题,发表了《“倡导新的增长方式,构建21世纪互联互通的亚太”领导人声明》。

2010年日本会议深入讨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定经济增长新战略等议题,通过了《领导人宣言:茂物及后茂物时代的横滨愿景》等四个成果文件。

2011年美国檀香山会议围绕“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的主题,重点围绕亚太经济增长、规制合作、能源安全等议题展开讨论,发表了《檀香山宣言—迈向紧密联系的区域经济》。

2012年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会议重点讨论了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粮食安全、建立可靠的供应链、加强创新增长合作等议题,发表了《融合谋发展,创新促繁荣——APEC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

2013年印尼巴厘岛会议重点讨论了茂物目标、互联互通、可持续和公平增长等议题,发表了《活力亚太,全球引擎—APEC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宣言》和《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第九届部长级会议声明》。

2014年北京会议重点讨论了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增长,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三项重点议题。会议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发表了《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APEC领导人宣言》和《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APEC成立25周年声明》。

2015年菲律宾马尼拉会议重点讨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可持续增长等议题,发表了《领导人宣言—打造包容性经济,建设更美好世界:亚太大家庭愿景》并通过《APEC加强高质量增长战略》和《APEC服务业合作框架》。

2016年秘鲁利马会议重点讨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高质量增长、粮食安全、中小企业、人力资本开发等议题,发表了《领导人宣言》、《亚太自贸区利马宣言》,并通过《APEC服务业竞争力路线图》。

2017年越南岘港会议重点讨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包容性增长、中小微企业、粮食安全等议题,发表了《领导人宣言》,并通过《APEC促进经济、金融和社会包容行动议程》。

2018年巴布亚新几内亚莫尔斯比港会议重点讨论了数字经济、互联互通、包容增长等议题,发表了《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主席声明》、《部长级会议主席声明》。

2019年智利担任APEC东道主,合作优先领域为数字经济、一体化4.0、妇女、中小企业和包容增长、可持续增长。因智利国内局势原因,智方取消当年APEC领导人会议。2019年12月7日,2019年APEC最后一次高官会在新加坡APEC秘书处举行,通过了《妇女与包容增长路线图》、《海洋垃圾治理路线图》、《打击非法捕鱼路线图》等文件。智利发表2019年APEC东道主领导人声明。

2020年,马来西亚以视频方式举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围绕“激发人民潜能,共享强韧、繁荣未来”的主题进行讨论,通过了《2040年APEC布特拉加亚愿景》,提出2040年建成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目标。会议发表《2020年APEC领导人吉隆坡宣言》,表明各方抗疫和经济复苏合作意愿并提出举措。

2021年7月,新西兰以视频方式增开一场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主题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亚太地区如何把握机遇,合作应对卫生危机,加速经济复苏,为未来发展打下更好基础”,发表了《克服疫情影响加速经济复苏》领导人声明。

2021年11月,新西兰以视频方式举行APEC第二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围绕“推动疫后经济复苏,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的主题进行讨论,通过了《2040年APEC布特拉加亚愿景》落实计划,发表了《2021年APEC领导人宣言》。

2022年11月,APEC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议围绕“开放、联通、平衡”的主题进行讨论,通过了《2022年APEC领导人宣言》和《生物循环绿色经济曼谷目标》两份成果文件。

产品中心

首页

会员服务

会员服务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